国产护肤品“三强”大换血-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

国产护肤品“三强”大换血

2016-03-17 09:50:31    来源:www.meilanoem.com

南方日报讯 (记者/赵新星)近日,c2cc中国化妆品网行业研究中心发布《2011-2012年度中国护肤品市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涉及整个广义日化市场占有率发展趋势特点、品牌市场占有率、化妆品零售渠道演变和市场发展特点以及消费者调研,通过12座城市每座3500份以上的问卷调查,客观细致地分析当前中国化妆品行业中护肤品市场的脉络走向。报告预计,2012年护肤品市场销售总额接近550亿元,增幅约为11%,较2011年度略有下降。

行业整体呈两位数增长

广义日化行业泛指日化行业,包括化妆品、家用清洁洗涤用品、口腔护理用品以及纸类用品等分支行业。《2011-2012年度中国护肤品市场调研报告》中提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广义日化市场销售额达到2284.15亿元,同比增长11.12%,增速较2010年略有上升,继续维持改革开放以来,整个行业两位数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分析,报告预测2012年度的广义日化增长幅度在9.8%左右,市场销售额将突破2500亿元。2013年,宏观经济调整的结果将进一步辐射到广义日化行业,市场增长率更显不振,但相对于宏观经济,广义日化行业的发展仍显较快发展。

在广义日化行业的四个分支(化妆品、家用清洁洗涤用品、口腔护理用品以及纸类及其他)当中,化妆品占据约六成的份额,家用清洁洗涤用品略低于三成,口腔护理以及纸类等略高于10%的市场份额。

对比2008年度和2011年度的日化行业分支市场的比例可以看出:化妆品行业增长较快,相对比例增加了近3%,绝对数额则增长一半以上;而家用清洁洗涤用品和口腔护理用品的相对比例在萎缩。

报告认为家用清洁洗涤用品和口腔护理用品份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出现化妆品市场中例如彩妆、香水、面膜等井喷式发展的产业,洗衣液替代洗衣粉只是一个更新换代的现象,并没有带来产业的增长。而如漱口水、牙线、牙齿脱色剂等新兴产品依然是小众市场。

面膜将成护肤品市场支柱产品

2011年化妆品市场零售总额为137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4.12%,占整个广义日化行业的60.10%。不论是增长比率还是在广义日化的占比,都较2010年有所增长。《2011-2012年度中国护肤品市场调研报告》预计,2012年,随着市场垄断加剧以及“填空式发展”的结束,市场越趋理性,增长将有所减缓。

彩妆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幅度,2011年彩妆市场销售额占化妆品市场19.73%的份额,报告预测2012年其市场销售额将突破300亿元。

报告提醒说,“彩妆有毒”的观念在消费者心中已根深蒂固,既要美丽又不伤害肌肤成为消费者较为一致的诉求,所以彩妆的生产商在产品宣传中应更多的灌注“无毒无害”的概念。

另据报告统计,2011年,护肤品市场销售额达到492.53亿元,占整个化妆品行业的35.88%,同比增长12.06%,依然还是化妆品行业中市场比例最大的分支。预计2012年度,综合护肤品市场行业自然增长以及整体经济大环境等因素,销售总额接近550亿,增长幅度约为11%,较2011年度略有下降。

其中,面膜市场的迅速壮大,近4年几乎以100%的速度在增长,已经成为膏霜乳液之后的第二大类护肤品,diy精华液 面膜已成潮流,消费者护肤品使用的专业性也在提升。根据预测数据预测,在未来五年内,面膜市场规模将超过130亿元。

此外,中国香品市场在2010年后呈快速增长态势,已经成为继彩妆之后的行业另一热点。2011年,中国香品市场增长16.64%。香水利润相当高,被誉为目前业内最能赚钱的市场。报告预计2012年,香品销售额将达到136.65亿元。

国内品牌“新三强”取代“老三强”

我国生产护肤品的企业众多,所以护肤品品牌数量也相当庞大,但品牌集中度不高。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玉兰油、欧珀莱、欧莱雅、兰蔻等国际品牌仍然处于市场占有率前列,国内品牌当中,自然堂、佰草集、相宜本草成为“新三强”,已基本取代以大宝、小护士、丁家宜为代表的“老三强”。

据《2011-2012年度中国护肤品市场调研报告》的数据,2011-2012年度,全国前十位护肤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总和为 41.89%。玉兰油的市场销售额与市场份额比较稳定,较去年略有上升,表明其在护肤领域的领导地位很难动摇。欧莱雅、欧珀莱销售业绩稳中有升,老二、老三位次不变。自然堂、相宜本草2011年成绩不错,与兰蔻、妮维雅、佰草集一起成为中坚力量。雅诗兰黛是前十当中利润最高的品牌,而卡尼尔被羽西取代。

也就是说,前三强仍由外资品牌(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欧珀莱)把持,且三者份额都有所上升,三者相加总体份额已超过20%(20.09%),前十名中所有跨国企业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的旗下品牌的总份额超过30%(31.98%)。国际品牌在中国护肤品市场的优势地位仍在持续强化,并且还将长期压制国产品牌的成长。

国内品牌虽然种类繁多,但年销售额在5000万以下的生产企业占了总企业数的90%,总销售额过亿的企业不超过50家,护肤产品年销售额过10亿的也只有上海家化、上海伽蓝、相宜本草、嘉媚乐、美即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但值得注意的一个趋势是:本土品牌销售额5-10亿区间的品牌数量呈现井喷的局面,这些品牌总数大约有20个左右。

报告预测这些品牌有可能进入10亿元俱乐部,但在“冲刺期”需要引进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也是近年来出现不少本土品牌ipo的原因。与之前相比,民族品牌在top10的榜单中,自然堂、佰草集的销售接近或超过20亿元,是民族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好注脚。

上海化妆品代加工  化妆品代加工  面膜贴代加工  套装代加工  上海化妆品厂   化妆品厂代工   化妆品oe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