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集团将“有毒”配方事件归结为“新闻炒作”,矛头直指幕后的利益集团,“断肠草”事件真是一场“网络暴力”事件?
“断肠草”事件是一场“网络暴力”事件?
4月17日上午,云南白药[-0.12% 资金 研报](000538.sz)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官网贴出了来源为“微信”的《阴谋——百年民族品牌缘何被黑?》文章,该文将“有毒”配方事件归结为“新闻炒作”,矛头直指幕后的利益集团。 ’
此前一周,云南白药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官网在4月11日还挂出了转自大公网的《疯狂打压云南白药,谁在受益?》文章。上述两文的语调与结论惊人相似,后一篇则将矛头指向了竞争对手。
云南白药在4月4日发布了关于修改药品说明书的相关公告,正式宣布其配方中含有草乌(制)成分,并再次强调其药品的安全性。前述文章认为云南白药是在“网络暴力”的压迫下被迫公布属于“国家保密配方”的药品成分的。
而曾经对云南白药提起诉讼的职业打假人王海却认为,如果云南白药认为有
阴谋,可以通过认真调查,看是哪些人在操作或者运作这件事,而不是简单怀疑,这是转移公众视线。“现在不少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就开始转移话题,将矛盾转移到竞争对手是惯用伎俩”。
《中国经营报》记者4月17日、18日多次拨打云南白药董秘吴伟的电话欲请其对“阴谋论”之说进行回应,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阴谋”
文章将云南白药“功效门”“保密门”“草乌门”等事件的幕后“推手”指向有竞争关系的“西方列强”,包括宝洁、高露洁及联合利华等。
云南白药4月17日贴出的《阴谋——百年民族品牌缘何被黑?》一文作者不详。此文在讲述了“万应百宝丹”的传奇故事及云南白药1993年上市后高速增长、市值超400亿元的奇迹后,笔锋一转将云南白药“有毒”配方事件的始作俑者归结为“险恶用心”的利益集团及“无良的媒体人”。
这篇文章把一系列有关云南白药“炒作”事件出现的时间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及垂涎云南白药这块“肥肉”的利益集团利用盯紧云南白药并对其股价进行打压的时间关联起来,并得出云南白药“被黑”的结论。
无独有偶,云南白药4月11日在其凯发k8官网手机客户端官网也转发了另一网站《疯狂打压云南白药,谁在受益?》的文章。此文将近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云南白药“功效门”“保密门”“草乌门”等事件的幕后“推手”指向有竞争关系的“西方列强”,包括宝洁、高露洁及联合利华等。
有意思的是,上述两文语调和结论极为相似,这或是云南白药在遭遇“有毒”配方等一系列事件后开始利用新媒体平台反守为攻的标志性信号。
实际上,在香港卫生署2013年2月5日公布云南白药“有毒”配方之前的2003年、2009年,因引发患者中毒死亡及出现毒性不良反应,云南白药“毒药”问题已经引发纷争。
外界由此对云南白药拿“国家保密配方”做挡箭牌而忽视公众知情权的做法提出强烈质疑。
云南白药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和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称,云南白药的快速发展击败了不少竞争对手,有人连番以公众知情权为由起诉云南白药要求公布药品成分,“有可能是竞争对手从中作祟。”
“阴谋论”者提出另一个重要依据是,云南白药在1993年上市后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其诸多产品给竞争对手带来了较大冲击。据称,到2013年,云南白药上市20周年。与上市之初相比,其营业收入增长270倍,净利润增长150倍,总资产增长72倍。2013年仅牙膏一项即获得25亿元,增幅近20%,占营收总额的15.82%。“显示出了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蓬勃生命力。”
“阴谋论”者称,近十几年来,云南白药通过“大健康”战略开始越来越多地和西方跨国公司开始直接竞争。云南白药也因此遭“黑”,“草乌事件”等随之“炮制”出炉。
上海化妆品代加工 上海化妆品oem 上海化妆品厂 上海化妆品生产 化妆品代加工 化妆品oem 化妆品代理加盟